《我是什么》说课稿

时间:2024-04-17 17:47:20
《我是什么》说课稿

《我是什么》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是什么》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什么》说课稿1

拿到《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我在心里就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他要的是葫芦,我要的是什么?个人觉得在呼唤素质教育,落实课改精神的今天,我们最需要的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不断成熟并最终走向成功。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该寓言故事就是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喜欢读寓言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含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节课我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导入新课——听音乐定位角色引导闯关、学习新课——读课文定位思考开始闯关、巩固新课——做练习定位演练结束闯关。

一、导入新课

我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故事情节,目的是想使学习情境(课文内容)、学习意境(主题思想)、学习心境(学生个性)三者合一,通过分享经典动画片《葫芦娃》这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主题曲,在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保持教学的整体性与综合性。随后解读题目,抓住“我”和“葫芦”进行角色分配,老师扮演种葫芦的人,学生扮演葫芦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语文闯关。

二、学习新课

进入新课学习后,学生开始面临一个个要解决的关卡。

第一关是字词盘点,这一关我要追求的目标是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例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拆一拆、猜一猜、记一记,但是这还不够,因为自主的识字习惯才是关键点。这篇课文的8个生字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比较清晰的了解,为了强化记忆,我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在自主汇报和相互交流中进行再记忆。其中“言、治、挂、哇”可以联系前一篇课文《坐井观天》中的生字“信、抬、蛙”采用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进行识记巩固。课文4个词语中有两个注意点:轻音和前后鼻音,我让学生在上节课重点学习的基础中进行一次再回顾,加深记忆领悟。

第二关是阅读感悟,这一关我要追求的目标是训练学生朗读理解感悟的能力。本单元的主题是“怎样看问题、想问题”,为达到这个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

1、师生合作读课文,读文后简要回忆上节课的课文内容——葫芦的生长过程,再利用“感谢谁?”这个问题引发的思考,强化理解事物间(叶和果)普遍联系的客观作用以及相关“我”也就是种葫芦人的主观作用。

2、图文结合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接下来的教学中我着重利用课文中的两幅插图通过让学生找变化和思考“谁是罪魁祸首?”问题的方式引出主要内容(课文二三段),让学生朗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心理,形成自我感知。

3、通过学生畅谈交流“我错在哪里?”概括学习所得后,借助或依靠教师总结概括展现出文章主旨,深化学生的感知,将个人所得汇合成集体所得。

4、随后引导学生从我的愚蠢中感悟课文中心:要了解普遍联系、要学习科学知识、要听从别人劝告。

5、最后回归题目,总结课文内容。

三、巩固新课

第三关是扩展练习,这一关我要追求的目标是挖掘学生拓展思维技能的潜力。巩固反馈,学以致用,课时结束后,我设计一系列相关练习,旨在反馈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效果,有简易的连线题,有重点练习的巩固与强化题、还有文中内容创新的填空题,最后还有课后系列作业。

为了适应二年级学生实情,同时也为学生智力发展奠定基础,我将创新题降低难度,有教师出示,给出内容模版,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填空,这样学生可以从中体验成功的同时获取续写课文的点滴知识。

因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重点之一就是成语,所以我在最后结尾借鉴设计了一个找成语送给种葫芦人的作业练习,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成语、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同时促使学生结合自身以及实践思考成语故事中的道理。

《我是什么》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小学语文注题试用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常识性精读课文,作者根据水的特点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水的三态变化。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作者抓住“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围绕“变”字展开,用第一人称“我”代替水,对水的变化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中运用了如“我在天空漂浮着,有时候穿白衣服,有时候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常常把红纱披在身上”以此来形容水变成云后的不同色彩。 而云遇冷又变成了雨、雹子、雪。课文分别用“小水珠”、“小硬球”、“小白花”来描述雨、雹、雪的形态;用“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描述雨、雹、雪落到地面时的情景,描写形象、确切、得体。水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动态,课文选用了“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等拟人手法,写出了水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动态,最后,写了水与人类的关系。全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知识性、科学性融于趣味性之中。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单元的要求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储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与人类、水与大自然的关系。

2、理解重点词句,懂得课文中拟人化句子的含义。

3、能在课文中找出三对意思相反的词,并基本懂得什么叫反义词。

4、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四、教学的关键

运用实验、媒体、图文结合。

五、教法和学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遵循 的是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在应有的条件下,采取有效的媒体手段,使语言文字形象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文意。课堂结构应以读练为主,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方法的学习阶段,还不能自觉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境界。因此,教师的导学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

这篇课文的思想性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激发他们探索事物奥秘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学文与激情融为一体,尊重学生的主观性,提倡发散思维。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一年级的学生以读懂词句为学习重点,以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基于以上观点及理论原则,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直观演示,扣题引问

新课开始,请学生看老师做个小实验,观察水是如何变化的。然后,启发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水变成汽跑掉的现象, ……此处隐藏18633个字……出相应图片,为了后面的排序做铺垫。(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第一自然段,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再指名小组读后,课件出示太阳晒,水变成汽的图。直观得让学生认识到“遇热水会蒸发”。水还会变成云,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图片,指导朗读,让学生质疑,学生可能问“我什么时候穿白衣,什么时候穿黑衣,什么时候穿红袍?”小组展示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填空,体会比较“落、打、飘”的不同用法,进行词句训练。(我这里所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体会比较不仅积累了语言,还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学完一、二自然段后,课件出示“水珠、汽、云、雨、雹子、雪”图片,学生排序,通过这一环节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教师范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闭眼想象后,课件出示①平静的池水;②缓缓流淌的小溪;③奔腾的江河;④波涛汹涌的大海;广阔无垠的大海。指导朗读、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环节使用课件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第四自然段主要让学生自学,并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适当进行知识拓展。如课件出示灌溉农田的情景,水电站,洪水暴发的情景和拦河坝。

(四)写字

正如同识字教学一样,写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同样重要。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学生可能会说“黑”或“器”,让学生说说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再由教师范写,学生点评,在书上写好这个字,然后在剩的字中再选一个写,先自己仔细观察,再写。整个写字过程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如何写好字,取代老师一笔一画地分析。

(五)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将课后泡泡中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使语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动脑动手。

《我是什么》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课《我是什么》。这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它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利与害,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许多坏事,要完全降服他,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知道云、雨、雹子、雪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课件,我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我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二、创设情境自主识字。三、整体感知 合作交流。四、语句引领 读中感悟。五、巩固运用 拓展延伸。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快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我通过一个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的谜语引入,接着告诉学生一个小魔术师也来到我们的课堂,揭示课题《我是什么》,板书课题齐读,“我“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迫切地想知道谜底。紧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猜出谜底就是“水”。(板书)

(二)、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

课件出示词语,先指名读,再让学生齐读,男女生赛读,带拼音读,去拼音单个字读,并交流识字方法,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整体感知 合作交流。

1、找形态。要求:

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句子读通顺。

②划出不懂的词、句,不明白的问题。

③找一找我会变什么?

让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学生通过边读边找边勾画,就能说出“我”会变成“汽、云、雨、雪、雹”。

2、读形态。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练读,再自己在小组里读给小伙伴听。让每个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达到生生互动。

(四)、语句引领 读中感悟。

在学生汇报读的过程中,我将引导鼓励,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并解决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

第一段:当学生读到描写汽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想象湿衣服被太阳晒后变干的情况,再让学生朗读,评议后再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水遇热会变成汽。水还会变成云,指导朗读,让学生质疑。

第二段:我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后,出示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填空,并让学生说说:“雨、雪、雹都是天空中落下来的,为什么不都用落呢?”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再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对“落、打、飘”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接龙读、比赛读、挑战读这段话。

小结一、二段:我让学生在黑板上排出水的变化过程,并让学生说说这样排的理由。通过这一环节突破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段:边出示课件边范读第三段,再指导朗读、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利用课件充分创设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3、说利弊

“孩子们,我们小水珠的脾气实在有点怪,在课文里找找我们的脾气怪在哪?”学生通过朗读第四段就能找出水有时“温和”有时“暴躁”,“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们有时温和有时暴躁?”引出水做的好事和坏事。

4、拓展练习,说说“我”。

出示问题:

1.你还知道我干过哪些好事和坏事呢?用“水能……水还能……”的句式说出来。

2.你有什么妙计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后,我相机引导学生要爱护水、珍惜水,管住水,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此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既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环保教育,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巩固运用 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把它画下来,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语文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晶。它既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教学重难点,更是学生思维的升华和感悟的途径。因此我设计的板书:

《我是什么》

变化

水 地方 利用 保护

脾气

《《我是什么》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